李敏

最像毛主席的后代孔冬梅:外公救了我,曾说不想生活在外公光环下

1999年9月的一天,纽约肯尼迪机场的大厅里出现了一个身影。她拎着四只鼓鼓囊囊的行李箱,被子、枕头、甚至衣架都塞在里面,寸步难行却不肯扔掉任何东西。海关人员例行询问国籍时,她只是轻轻回答:“Chinese。”没人知道,这个面容温和、下巴带痣的年轻女子,是毛泽东

外公 毛主席 李敏 菊香书屋 孔冬梅 2025-09-15 13:22  4

JCI | 刘明洋/李敏合作揭示胰腺癌化疗与免疫协同耐药新机制

胰腺癌是全球极具侵袭性和致死性的恶性肿瘤,被称为“癌中之王”。患者整体五年生存率低于13%,多数确诊时已为晚期或发生转移,临床预后差。当前胰腺癌治疗的核心挑战是对传统化疗、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普遍耐药,多重耐药限制了治疗选择,难以显著提升患者生存获益。

胰腺癌 化疗 李敏 刘明洋 胰腺癌化疗 2025-09-12 17:38  6

1959年,李敏想搬出中南海和母亲住,毛泽东无奈:李讷都18岁了

1954年9月下旬的凌晨,上海湖南路那幢小楼灯光未熄。收音机里反复播放着北京大会堂的录音,贺子珍贴着机壳不肯离开,家人提醒几次,她只是低声重复一句:“声音没变。”第二天清晨,机器被烫坏,贺子珍却昏倒在地。十多年未闻的熟悉嗓音,一夜之间击中了她的神经。

贺子珍 毛泽东 李讷 李敏 中南海 2025-09-10 15:00  7

毛主席晚年给贺子珍送九包半香烟,李敏瞬间明白了爸爸的心意

毛主席和贺子珍,大家都知道他们唯一幸存的孩子叫李敏,但鲜有人真正在意过这个人的童年,是怎样夹在父母的纠结里流转的。说起来是命运的安排,可谁能想到,一岁不到的孩子就被母亲那份倔强生生带离了父亲,漂泊异国七年。世上的事,哪有那么多“非做不可”的事,说起来像宿命,细

贺子珍 毛主席 香烟 李敏 李敏也 2025-08-17 22:28  10

得知儿子在苏联去世后,毛主席:如果贺子珍不去苏联,绝不会发生

1939年初夏的一个夜晚,延安窑洞的煤油灯亮到深夜。参加政治局会议的毛泽东刚刚批完文件,一名通信员递来一封自莫斯科拍出的加急电报。电文里只有寥寥几句:贺子珍所生幼子柳瓦染伤寒抢救无效,于十个月龄夭亡。电报纸张很薄,可毛泽东捏在手里却像压了一块铜铅。身旁的周恩来

贺子珍 毛主席 李敏 苏联 毛岸英 2025-09-08 19:47  3

湖南最美教师丨李敏:相信“相信的力量”

李敏,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党委副书记、院长,博士生导师,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、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。获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、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、湖南省青年科技奖等多项科研和教学奖项,被评为湖南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、湖南省首届

教师 湖南 计算机学院 生物信息学 李敏 2025-09-07 20:51  6

1976年贺子珍看电视,发现主席身边有一叠纸,连忙让女儿去中南海

1976年5月27日晚,贺子珍对着荧幕低声喊:“娇娇,过来!” 灯光暗淡,电视机里正播放巴基斯坦总理布托访华的新闻画面。画面一闪而过,病中的毛泽东坐在菊香书屋的藤椅上,桌角赫然摆着一叠白色卫生纸。荧幕的雪花点还未散尽,贺子珍已抬手关掉电视,她的眉心紧皱,语调比

电视 叠纸 贺子珍 李敏 中南海 2025-09-07 17:41  5